![]() |
西汉高速山区路段坡陡弯急,行车环境复杂,道路保畅工作一直是社会焦点。面对车流量逐年增加和疫情后复工复产的新形势,西汉分公司秦岭管理所不断优化工作模式,细化工作过程,强化多部门联勤联动,以隐患整治、客货分道、科技助力为切入点,为广大司乘营造安畅出行条件。
——以“十三五”国评为契机,提升道路通行水平,营造一流出行环境。
紧扣“十三五”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评价要求和标准,开展辖区路段路况拉网式排查,坚持“机械为主,人工为辅”工作思路,科学组织养护施工,借力路容路貌整治活动,全力打造“十公里”示范路段,优化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及时处理路面跳车、坑槽等病害,修复损坏的交通标志标牌及安全防护设施,修剪影响行车视线的路树杂草,以点带面推广预警系统,改善秦岭北麓桥梁防护现状,提升道路安全运行水平,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经常性保持在93%以上,年均优等路率达到92%以上。加强桥隧安全巡检力度,定期开展桥梁、隧道及涵洞经常性检查,每月开展一次联合夜间巡查,扎实深入开展公路桥隧隐患整治、标志标线专项整治、连续长陡下坡路段安全通行、隧道提质升级等专项行动,建立病害管理台账,全力消除安全隐患。按照规范要求,有效组织防汛抢险和除雪防滑工作,确保道路安全畅通,为过往司乘提供“畅、洁、绿、美、安”的道路通行环境。
——以客货分道整治为抓手,规范道路行车秩序,着力提高保畅效率。
巩固客货分道行驶成果,启动专项整治月活动,加大宣传力度,设置固定宣传点,以涝峪口安检站、朱雀停车区、秦岭服务区为主阵地,通过情报板、展板、大货车司机微信群等途径集中宣传,提高驾驶员规范行车意识,营造各行其道的良好秩序。开展客货分道现场纠违,与高交部门建立违规违法行驶车辆信息共享机制,利用技术手段提高联合巡查效率,对发现的违规车辆进行抓拍并严肃处置,捋顺客货分道“定点+”纠违机制。创建灭火救援、破拆救援、道路保畅、客货分道特色班组,打造道路保畅、应急救援高效处置模式。建立重点路段应急保畅点,采取“路面+视频”、“定点+流动”、“错时+联合”多种道路巡查模式,灵活采取值守警戒、间断放行、远端管控、压车放行、交替疏导等管控措施,确保对突发事件响应迅速、处置及时。巩固节假日保畅样板,节前与三地高交、清障、驻地公安、医疗、消防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强化联勤联动,研究部署安全保畅工作,路政、应急救援队伍全员在岗,24小时待命,凝聚起确保西汉高速安全畅通的强大合力,事故量较去年同期下降7.47%,堵路时间缩短10.26%。
——以智慧高速建设为平台,提高运营科技含量,全力打造安畅通途。
为提高西汉高速公路及其附属设施信息管理效率、路面养护效率、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以及公路运输能力和运输质量,西汉分公司结合高速行业新变化,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全面建成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沿线收费站显著提升通行效率。全线建成高清、数字路网监测系统,通过沿线布设的1048路摄像机实时采集、监测道路通行情况,实现全天候、全路段、无盲区监控,路政、养护、应急救援一体式智能巡查,人机互补,实现交通事件预警自动化,事件上报及时率100%,极大提高了见事处置效率。多渠道及时发布信息,依据通行状况,通过沿线可变情报板、电子显示屏、智慧交通APP、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向公众发布导行信息,有效缓解了通行压力。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搭建智慧交通云平台,细分运行监测、智慧管控、应急处置和辅助决策四大功能模块,实现了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达成对全隧道机电设备一体化监测管控以及突发事件的及时响应和处置。在机电工程中推广应用新技术,隧道内安装具备红蓝爆闪、报警扬声器、语音广播的新型多功能车道控制器,通过视觉、听觉双重冲击,强化警示引导,提升交通管制效果,保证隧道安全运营。
在今后的工作中,西汉分公司全体员工将继续践行“飞越秦岭、一路温馨”的企业文化理念,充分发扬“坚守、奋斗、埋头苦干、卓尔不群”的西汉精神,为社会提供良好通行环境,为公众安畅出行保驾护航。